烟台山医院东院手外伤一科近日成功完成了全院首例淋巴静脉吻合术,标志着医院在肿瘤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治疗上迈入了显微外科精准治疗的新阶段。该手术为一名女性肿瘤患者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许多肿瘤患者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后,会面临淋巴管循环受阻的问题,导致四肢出现肿胀和疼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皮肤纤维化和肢体畸形。2022年,该患者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之后便开始出现右上肢的淋巴水肿。尽管她尝试了压力带治疗,但水肿情况依然加重,导致右上臂周径相比左侧增粗近8厘米,且伴随沉重感和皮肤不适。
在患者近期遭遇右前臂骨折后,东院手外伤一科负责人付胜强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她的淋巴水肿已接近Ⅲ期,迫切需要治疗。经过术前病例讨论,科室决定同步进行“骨折治疗+淋巴静脉吻合术”的手术方案。付胜强表示:“患者长期受淋巴水肿的影响,皮下淋巴管部分失效,这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但也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最佳机会。”
手术于下午5点开始,患者的皮下淋巴管直径仅有0.1-0.3毫米,难以肉眼识别。医疗团队利用ICG造影技术精准定位淋巴管,在显微镜下逐层分离组织,找到11组可供吻合的淋巴管和伴行静脉。为了确保吻合效果,团队采用“端端吻合”与“套入缝合”两种技术,使用直径约0.02毫米的显微缝线进行缝合。经过8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11组淋巴管与静脉成功吻合,直至次日凌晨1点。
术后检查显示,该患者右上肢上臂周径较术前缩小1.25厘米,肢体肿胀程度明显减轻,消失已久的正常皮肤纹理逐渐显现,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付胜强指出,传统的综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坚持,许多人因难以耐受而中断,导致病情反复。淋巴静脉吻合术作为一种手术方式,经过现代科技进步后,结合近年来兴起的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与荧光显像技术结合,使其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升。
东院手外伤一科的医疗团队不断学习和进步,形成“以除手术外的综合治疗为基础,超级显微外科手术为特色”的新治疗模式,术前通过测量上肢周径及ICG造影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依托该科室成立的淋巴水肿(手足)门诊,为乳腺肿瘤、妇科肿瘤、腹部肿瘤等术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患者提供从全面评估、保守治疗到手术干预的“一站式”服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领域中,AG贵宾会正致力于推动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为更多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和高效的医疗服务。享受现代医疗科技的成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AG贵宾会始终在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