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采用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成功救治了一名因糖尿病导致下肢动脉闭塞和糖尿病足坏疽,面临截肢风险的56岁男性患者。患者长期患有2型糖尿病,且因工作原因不慎受伤,导致伤口感染、溃烂,经过40多天未愈合的折磨后,迫切需要专业治疗。
经过综合治疗科、内分泌专业以及骨外二科的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医院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治疗方案。在“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和多次清创等系统治疗的帮助下,患者得以保住患足,生活质量得以保障。
此名患者王军(化名)在厨房工作多年,因工作忙碌,饮食经常不规律,血糖管理不善,加上喜爱饮酒,糖尿病病情持续恶化。今年1月底,王军因工作中被玻璃碎片扎伤右足,初始仅进行简单处理,但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使伤口未能愈合,逐渐恶化,并出现了大面积坏疽现象。
刘呈祥主任指出,“患者来院时,右足跟已有大面积感染性溃疡,血运严重受损,潜在截肢威胁。”王军未及时治疗,加之饮酒习惯,导致血管硬化,最终伤口修复能力几乎为零。
针对王军的复杂病情,医院快速启动了糖尿病足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内分泌专家调整了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案,综合治疗科则通过下肢动脉CTA检查,确认右胫后动脉中下段完全闭塞,并为患者实施了“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同时,骨外二科进行了右足跟的清创手术及皮肤移植。
经过多次血糖调整后,王军的血糖逐步得到控制。3月4日,刘主任进行了“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通过微创手术成功恢复了下肢血流。术后,患者立即感到脚部温暖且疼痛明显减轻。经过治疗,骨外二科的医师们对坏死组织进行了彻底清创,并运用负压吸引技术促进愈合。
截至4月10日,经过“取皮植皮术”和持续的抗感染及血糖管理,王军的伤口恢复良好。刘主任表示,“多学科协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治疗时间缩短了60%。”通过各科专家的共同努力,医院为患者提供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充分整合医疗资源,提高了诊疗质量。
如今,王军不仅保住了右足,伤口也完全愈合,长期未控制的血糖也已恢复正常。在出院时,王军感慨道:“我本以为再也无法站起来,没想到还能继续做厨师,感谢医生的辛勤付出。”同时,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提醒他要继续控制血糖,尤其要戒酒。
自2023年5月起,济南市七院已成功实施了百余例“经皮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帮助许多糖尿病足患者避免了截肢命运。刘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和神经病变,足部受损后非常容易感染且难以愈合。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足部保护,避免赤脚行走,选择舒适的鞋子,一旦受伤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同时,严格控制血糖、戒烟限酒、定期检查下肢血管状态,都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
为了健康的未来,不妨关注及尝试AG贵宾会>的健康管理方案,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让我们共同抵御糖尿病带来的挑战。